
胡彬



最近总结出了一些小小的方法,希望对遇到此问题的父母能够有所帮助。

一、在平时教育孩子的生活中,多听听老人建议。
在幼儿的教育问题上,当我们与老人发生矛盾时,首先,我们应当先尊重老人的意见,因为老人很多事情得得很淡,却很在意晚辈对自己没有礼貌。比如要以让老人说说为什么要容许孩子这样做,有些问题,老人在阐述自己的理由时,就会发现教育的弊病。自然不需要我们的反驳,老人也会明白自己错在了哪里,而这样做,不但给了老人面子,而且也解决了孩子的教育观念不同的问题。
二、在与老人交谈时,多以商量事情的口吻与老人讲道理
其实老人就总会说:“他们吃过的盐,比我们走过得路还要多。”这句话说明他们的阅历要比我们多得多,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经验比我们多和多,只是时代在不断地进步,教育的方法也在进步,我们在质疑与反面老人的教育方法的时候,不要以强硬的语气与老人交谈,这样容易会让老人产生一种被教育的感觉,毕竟是长辈,我们要尊重,所以我们要尽量以商量的口吻与老人谈话,虽然老人对我们的看法不怎么认同,但是在他的内心里至少接受了我们的教育方法。
三、在教育孩子成长中,让老人看到孩子的进步。
对于比较顽固的老人,我家的就是,让他自己说,他不一定会发现问题。或者是听了我们的话,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承认自己错,虽然我们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,认为老人顽固不灵,但是,我们都知道,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,而且老人在带孩子方面比我们懂得多,只是有时会与我们有冲突,我们不必责怪老人,因为老人的观点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、快乐、更懂事的成长。我们要明白老人的用心良苦,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教育方式,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,不管是用做游戏、讲故事、借助早教产品或者是直接和孩子讲道理,只要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,慢慢地改正不好的习惯,相信老人从孩子的进步中,会理解并认可我们的教育方法。
我们不可能说一下子改变得了老人的教育观,因为老人的教育观已经根深帝固,要改变真是不是一两天能做得到的,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应尽量避免与老人发生冲突,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尽量回避老人,不能当着老人的面打骂孩子,因为,要知道有一种爱叫“隔代亲”,虽然我们恨铁不成钢,打骂的是我们的孩子,但是他们也是老人的孙子,对老人来说代表着希望与寄托。我们不能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伤害到老人,我们要做到两面齐全,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与老人一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,让老人一同参与孩子的教育与培养。如果确实不行,我们可以请孩子的老师来做家访,相信老师的话往往会更有说服力。
这段时间,因为有了婆婆的帮忙,孩子才会玩得更开心、快乐。所以不仅我们也要让孩子学会尊重长辈、尊重老人,还要教育孩子学会感恩。